首页 / 正文

李教授的这3个育儿观点,这样育儿最有效,值得每个父母学习

Trigram 2020-08-12

[indent]
        李玫瑾教授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教授,作为一名研究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家,李玫瑾教授发表的一些育儿观点也引起了广大父母的认同,因此今天我梳理了李玫瑾教授的三大育儿观点,供父母们参考。
[/indent]


        一 、6岁之前要亲自陪伴

        李玫瑾教授在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上曾经提出“孩子一定要自己带,在他完全不能独立的情况下你去给他带来快乐,给他带来舒服,当他依赖你的时候你才有教育他的资本。父母要拿出时间自己带孩子,然后呢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你陪伴在他身边,在他晚上睡觉之前你给他讲讲故事,生活当中你用更多的时间陪他玩。要跟孩子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结。”

        那么父母陪伴要从孩子哪个年龄段开始呢?李玫瑾教授的观点是6岁之前,这也是乔老师一直提倡的孩子的启蒙教育期,这段时间也是孩子处于人生之中的学习关键期,错过这个时期,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补充知识上的遗漏。诚如李玫瑾教授所言:“错过这个时期,你可能要花3-4倍的时间,还难以达到前6年培养的水准!”

        在陪伴教育方面,乔老师一直提倡要高效陪伴。所谓高效陪伴,是指作为父母不仅要给孩子提供吃喝玩乐,更重要的是性格的养成,知识的传授,思维的形成。让孩子逐渐具备未来知识学习的基础,培养孩子的基本学习力。

        如果父母不能在孩子6岁前做好启蒙教育,那么很有可能发生“心理问题滞后反应”,这个现象是李玫瑾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,意思是如果在孩子6岁前存在的心理问题,要到孩子12岁才会表现出来,所以对于孩子高效陪伴教育最主要的阶段就是6岁之前。



        二、孩子3岁起,父母要敢于说“不”,克制孩子的任性

        这2天,我看了一个视频,这个视频是关于溺爱下的孩子,对父母不满便对母亲拳打脚踢,看了很让人心痛。现在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受到周围亲友的过度宠爱,以及父母或外公外婆的溺爱,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极度索取,不知感恩,甚至容易形成极端的个性。

        因此李玫瑾教授认为:“从孩子3岁起,父母要对孩子说不行”,因为孩子3岁的时候,孩子已经学会了说话,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满地打滚,或者用情绪来跟父母对抗,但是父母要坚持自己,如果对孩子有害的东西,或者孩子错误的行为,是要坚决制止的。无论孩子怎么闹,父母都应该敢于对于孩子说不。否则孩子便无法形成规则意识。没有规矩的孩子到了年龄更大的时候,尤其是12岁之后,父母就很难再管得了。更可怕的是形成恶行,便无法约束。

        那么父母对孩子说“不”要掌握哪些方法呢?我们继续看李玫瑾教授的分析。

        比如,有天孩子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个小汽车,家里其实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,家长不同意买,孩子就开始哭闹了,“不行!我就要!”,还赖在商场里不走了。

        很常见是不是?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?

        第一步:

        直接抱回家;当场不要打也不要骂,让孩子哭去。

        第二步:

        回家后抱到卧室里,一对一,不管谁,一个人管足够了,把门一关,其他人不要来劝来干涉。

        第三步:记住四个“不要”

        不要骂孩子,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;

        不要打孩子,大人打小孩,这不公平;

        不要说教,孩子哭闹时,你说什么在他听来都是噪音;

        不要离开,他就是闹给你看的,所以你就坐在旁边看着他闹。

        所以,你就坐在那儿,表明你的姿态,“今儿这事说不行就是不行,你管你闹吧”。

        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了,闹是没有用的。

       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“不”的家庭,孩子从小就知道,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,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,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。

        他们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,但是,这爱是有原则的。从小生活在原则中,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。

       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。只要你坚决,他就明白了。从此之后,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!

        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,恩威并施,让他知道,父母爱他,但父母不迁就他——这种“较量”越早越好。



        三、培养孩子的耐性

        李玫瑾教授说:“没有耐性的孩子,上学后一定会出问题”。孩子的耐性本质是孩子意志力的表现。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“棉花糖实验”,参加“棉花糖实验”的都是4岁左右的孩子,如果孩子在15分钟之内不把眼前的棉花糖吃掉,那么15分钟后就可以再得到一块棉花糖,这个实验的结果是,大部分孩子都没忍住,在15分钟之内把棉花糖吃掉了。可是心理学家经过30年的观察发现,那些能够坚持15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在未来能够取得现实意义的成功。

        所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就是培养孩子未来的潜力!


图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非商用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!

64  条评论
评论

   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!

相关推荐